新快报讯 2月7日,广州大学城召开以“高质量发展,大学齐赋能”为主题的校地共建共治共享圆桌会议,擂响大学城高质量发展金鼓。本次会议推动校地共建共治共享,校地携手激发广州大学城创新创业活力、延伸高校创新创业优势、赋能实体经济,奋力夯实番禺区“智造创新城”战略新定位。
校地携手齐赋能 助力大学城经济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
广州大学城12所高校、各重点平台、企业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推动创新创业赋能社会高质量发展各抒己见,从产业培育、人才培养、创新孵化、金融服务、生态构建等多个角度和维度,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为推动广州大学城高质量发展贡献出极有价值含量的“金点子”“新思路”,传递出政府、高校、平台、企业共同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中山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校、地方、企业要共同发力,畅通科技创新与社会资源对接链条,办好大学城高质量发展创新创业大赛,强化科创基金、风投创投等配套资源。华南理工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发挥“新能源汽车的黄埔军校”引领示范效能,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化校企合作产业生态,加快资源整合、平台搭建,支撑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攻关。
高屋建瓴强谋划 激发大学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广州大学城集聚了12所高校近20万师生,高端人才汇集,创新要素集聚,产业环境良好,文化氛围浓厚,“智核”地位日益凸显。近年来,省、市各级对广州大学城的建设发展提出“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城”“建好环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任务要求,番禺区委书记黄彪对广州大学城发展寄予厚望,要求充分发挥大学集聚的“智核”效应,“智核”链“双核”,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新的一年,广州大学城管委会将携手高校、平台、企业,发挥广州大学城人才、创新、科教等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广州大学城成为创新人才高度集聚、创新要素高度整合、创新活动高度活跃的热土,全力以赴为赋能番禺区、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广州大学城“智核”力量。
着力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广州大学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集聚区建设总体方案》落地实施,全面启动广州大学城品质提升行动。促进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两个片区产业融合发展、交通互通互联、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加快打造环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承接体系,推动大学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强化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的有效“联姻”。成立约100人的科技大使和科技特派员队伍,畅通高校科研成果供给与企业技术需求渠道,常态化举办项目对接会、路演会、落地筹建会,搭建资源整合平台,建好环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着力推动重点科创平台发展。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全力打造“2+1+6”科创孵化服务矩阵,营造“草灌木林”共生的区域产业生态。“2”:倾力打造2个“国”字号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唯一国家级未来产业科技园区,力争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智能系统创新基地大学城基地落地运营,完备园区规划、场地改造、基础配套设施,加快“一园一策”落地见效,争取2023年实现两大新兴科创产业园区开园运营。“1”:加快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大学城片区建设进度,打造公共科技孵化中心、科技展示交流中心,推动建设广州大学城高校科技产业园区。“6”:抓好数字家庭、健康基地、IC基地、创智园、青创汇、信息枢纽楼等现有平台园区的高新企业导入、优质项目引进和成果就地转化工作,强化绩效考核和项目评审,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
着力构建一流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发挥专业化双创服务对接专班效用,配齐配强广州大学城创新创业促进中心力量。高质量办好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国际产业人才大会。充分延伸广州市智汇谷人才联盟效能,深化政策对接、引才聚才、连接催化等功能,助力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城。积极探索传播新路径,用好用足移动传播矩阵,讲好广州大学城科创故事。深化科技金融集聚效应,推动广州启迪信投科创基金、广州大学城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尽快落地发挥效能,探索打造天使投资基金池,为大学城科研成果转化及科创团队孵化提供金融保障。
采写:新快报记者谢源源 通讯员番宣
审发:黄越尧 编辑:温卓涛 校对:池翠萍
-
1中诺口腔-天津种植牙价格表种一颗牙多少钱呢
-
2在太太乐,与职场达人一起“乐”见未来
-
3小鹏G9获广州自动驾驶路测资格 探索零改装量产Robotaxi新模式
-
4混动市场需求激增,长城汽车柠檬混动DHT实力成就价值标杆
-
5智能家电必选清单—LG A9系列高端吸尘器,让复杂的生活充满乐趣
-
6新居双十一必入家电清单——LG星云系列洗衣机&LG洗烘套装,除螨除菌、一键烘干,开启健康洗护方式
-
7福建省晋级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名单出炉
-
8全新换代 全新设计!全新一代瑞虎7 PLUS内饰曝光 科技感、豪华感爆棚!
-
9技术领先,出行0焦虑,瑞虎7 PLUS新能源闪耀瑶光2025 奇瑞科技DAY
-
10联想集团终止科创板IPO 柳传志约1亿元高薪酬传闻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