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花事,在清明过后的谷雨时节纷纷扬扬,一一涂抹生命最本真的色泽。那些刚柔相济的思绪,在人间四月天里抛洒缠绵悱恻,风让万物清醒,让春日的迟暮一览无余地显现。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场雨后,探春、迎春、杏花等花儿前仆后继地找到归处,落红点点,零落成泥,化作护花的春泥,把自己的热情全力奉献给春天,徒留果实留守季节,等着日月辉光的沐浴,默默表白对岁月的依恋。
(资料图)
此时,梨花正白,牡丹跃跃欲试,准备盛装登场。风是暖的,花朵是香甜的,田野是绿油油的,城市葱茏,日子唯美的无法形容。
谷雨看雨。雨是屋檐的泼墨,雨是暮春交响曲里不可或缺的主调,万物尽享甘露之美,尽显勃勃生机,暮春的赞歌在雨水的滋润下言说万物复苏后大地涌动的春潮,飞歌欣欣向荣。
谷雨的谷,谷雨的雨。谷雨是春天远行的故事。雨是绿色,雨是希望,雨是梦想。因为雨水赋予的希望,玲珑剔透是最好的形容词,忽闪出暮春的欢声笑语。
江南的烟雨浪漫又唯美,在谷雨时节飘落出婉约之美。大西北的雨虽然有点生硬,却不失本心,依然是绝唱,依然是农人目光里热切的词语。
暮春的舞台一片歌舞升平,布谷鸟在路上,不再隐身,从远方飞来,即将开始一声声地呼唤。
雨生百谷。农人对于谷雨节气是最珍视的,他们对于雨水的渴望胜过所有人,因为他们的希望都在土地上,有恰到好处的雨水,庄稼如遇甘霖,痛痛快快又酣畅淋漓地喝了个舒坦,侧耳倾听,似乎能听到它们“咕嘟咕嘟”饮下的声音,那些声音那么动听又悦耳,闪着翠绿闪着灵动。
“谷雨春深近”“谷雨初晴”“谷雨初匀牡丹”……历来,关于24节气的诗句颇多,谷雨的诗句亦不例外。依稀间,十指可及春雨的绵绵或霏霏。
谷雨无雨的日子也是万物的一个遇见,天气有点不合时宜的热,热腾腾地抚摸着人间四月天。有雨无雨,都是谷雨行走的章节。
大地之母就着风缝缝补补着心事,针脚细密,在飞针走线里绣着春色绣着夏荷绣着秋花绣着冬藏,在一场斜风细雨里缜密希望,繁复的一针一线里,把牵挂与絮叨缝纳进百谷和草木,把百谷和草木缝补进光阴,把光阴纹绣在眼角与眉梢。
暮春的窗棂上,摇曳着青山绿水的生机与活力。雨落,倚在窗前,注目雨帘深处的故事,听雨、品雨的景致与精致是一幅泼墨画,浓淡相宜。在一杯雨前茶、一首舒缓的乐曲里,用心触摸谷雨蕴涵的一切,油然而生的情愫,或平静或淡淡的伤春,都是日子轮回的诗意。
雨后的阳光灿烂,温柔又直抒胸臆地抚摸人间,鸟雀啁啁又啾啾,尤其是喜鹊,嘎嘎又嘎嘎,声调高了,音色更好了,音域也更宽了,带着谷雨时节特有的气息,等着与布谷鸟的“布谷布谷”较量一下,晴空下回荡着欢喜。
陆游有诗曰:“时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但令春促驾,那为国催耕,红紫花枝尽,青黄麦穗成。从今可无谓,倾耳舜弦声。”
或许,人心里的诗意是湿漉漉的,否则那么欢喜呢?
温棚里的作物们蓬勃生长,已经前前后后上市了,辣椒、西红柿、黄瓜和茄子等的幼苗葱郁一片,挨挨挤挤地等着被移栽到地里。
谷雨的干净利落在草木的簇拥下,在冬麦返青后的拔节声里,像书生又像挥毫泼墨的书画家,又像振翅而飞的鸟,一门心思赶着阳光的脚步行走成长远行……
小城的春来得晚一些,还伴随着乍暖还寒的春雪。尽管如此,谷雨前后,牡丹便会盛开,是赏牡丹的大好时节。古诗“谷雨三朝看牡丹”,让牡丹除了富贵花之外也有谷雨花之称。
谷雨花!多么好听的一个名字,国色天香的牡丹因为谷雨花之称而富有诗意,小城的子民是幸福的,无需奔赴无需找寻,生活在自己的诗和远方,静看花开静听花落,把日子过成了诗。既然是主人,就有个主人样。小城的主人们通过抖音、快手、微信朋友圈、微视等介绍小城宣传小城,把“十有临夏”之美倾情呈现。主人们还用美食给一波又一波被吸引赶赴而来赏谷雨花的异乡人温暖。
谷雨时节赏牡丹已绵延千年,而牡丹花会也是赏读春天的节会之一,小城牡丹长廊的牡丹是一道独美的风景线,陆续盛开,用艳丽和雍容华贵给谷雨时节浓墨重彩的一笔。
牡丹长廊游人如织,流连忘返,牡丹的繁华盛景也是一幅绝美的谷雨图。
小城敞开怀抱,迎来送往每个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之人,把兰州后花园之美完美地一一呈现。
一切在谷雨中升腾,一切在谷雨中成长。
行走街头或是乡间,眯眼或仰望,会与一些柳絮邂逅,它们飞得轻飘飘如曼妙的精灵,有时会扑面或眯眼,让人措手不及。丁香扭出的紫色浪漫,把暮春的调色板晃得优雅又高大上,气质卓尔不凡。
香椿芽上市了,餐桌上除春韭又多了一个伴——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鸡蛋。那独一无二的味,闻闻就想大快朵颐,津津有味是最合适的表达。
贪吃或好一口香椿拌豆腐的人,一人会吃一盘,也不怕吃腻或者伤胃口。因为,错过了季节要等一年。
随着谷雨的脚步,初夏会飘然而至。
于是,一切在百谷生雨的唯美中生机盎然!在春夏之交的十字路口,一场送往迎来中大写特写绿色诗篇。
□李萍
(兰州日报)
标签: